前言 当前,我国网约车行业发展迅猛,以其价格优惠、车源较多等优势,迅速在我国的每一座城市蔓延。但是在网约车迅速发展的同时,各方面的问题也是百出,其管理...
2025-08-02 20
爱的人和嫁的人(精选8篇)
她是独自一个人,又不是独自一个人。
在法律上是独自一个人,在道德上就不是单身了——和男朋友相识3年,老夫老妻一样,下了班替他烧澡水,天冷了在屋子里穿他的大毛衣,谈恋爱的时候他说他鼻尖凉凉,像条毛毛狗,现在已经熟视无睹,包括熟视无睹她惊人的美丽。
刚刚恋爱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拍了两卷她的照片,洗一张16寸的摆在桌子上,得意洋洋给一走廊的男性研究生参观,现在他钱包里她的照片被她偷偷换成鸵鸟的照片都不知道。
人家说了,夫妻做久了,就会像兄妹一样,她是没有结婚就有这种感觉了。她自己清清楚楚:也不是十分的爱他,也不是十分的不爱他。
可是分开了,又会万般难过——她是一个恋旧的人,东西用久了都有感情,何况人呢?而且,他是十分合适嫁做丈夫的人,名校毕业、诚实可靠、性情温和,又十分爱她。
就那样温温地拖着,老婆婆那边不停地催,她权当没有听见。理由是工作忙,没有时间结婚。
工作的确忙,可是主要的原因是对婚姻没有那么渴望。
但是,她也绝对没有想到,与男友的感情那么脆弱和不堪一击。自己居然会在短短的几天中爱上一个人。
她从来就不是一个十分罗曼蒂克的人,从来不相信一见钟情的事情会在她的身上发生。她也不是任性的孩子,对自己十分的节制,季初走过女装部从来不为姹紫嫣红所动——不管那件蓝茵茵的紧身外套穿起来多么美丽,耐心等到有了折扣再大力搜罗。
结果就发生了。
他们这批韩国人来考察的时候,她刚刚被借过来帮忙,自己手里有原来部门没有完工的一堆工作要赶着做,又有新的任务,忙得一个头两个大,天天晚上开夜车,男朋友每每被冷落,心中不知道有多么歉疚;何况还要陪这些热爱自然的家伙爬长城与香山,如果不是她英语委实出色的话,也不会屈尊她做这样的事情。
他叫Mr.Banana——“香蕉先生”。
在接风的晚宴上,她穿了件美丽的孔雀蓝色旗袍,却躲在老总看不见的地方,几个韩国人的对面吃了很多自助餐盘里的香蕉——多么喜欢吃一切甜软糯的东西,也不怕胖。
他们就看着她笑,笑得十分夸张,似乎觉得十分可笑,又笑得十分纵容——年纪都比她大,大概韩国女人没有这么骇人的吃相吧,大学时候学校里的韩国女生都是很温婉很节制的样子,精制得像玩偶一般。
那天她旁边坐的就是Mr.Banana,韩国人中英文最好的一个。
后来听人叫他Mr.Banana,于是开玩笑问他,叫这样的外号是因为他喜欢吃香蕉还是因为长得像香蕉。一车的韩国人都笑,后来就告诉她,他每天晚饭后都为她留一袋香蕉,希望第二天见到她的时候可以给她,结果见不到,下一餐再留……于是伙伴们叫他Mr.Banana。
不是没有一些感动的。
在圈子里打了这么久的滚儿,以为自己都已经铁石心肠了,可是,没有想到在内心深处,还保留了最最纤细敏感的触觉。
自己都笑自己了,一点点小恩小惠就被打动。上次一日本佬想入非非,奉上一支宽大的赤金镶钻镯,她反而尴尬得仿佛撞上了鬼。
她带他们游览。
她一辆依维客,她总是坐最门边的一个座位,他坐过道另一边的一个,沿途讲解,都是她用英语说,他用韩国语译给同伴听。
谈了很多的话,都十分的不着边际,全部是两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民俗风情。一开始的时候她也没有十分的留心,大概因为都是东方人吧,沟通起来十分的容易。
她是典型的东方人眼中的绝色美女,修身长腿、白皮肤、大眼睛,睫毛长长,头发是天生的长长卷发,十分的可爱。偏偏又不是没有头脑的洋娃娃,头脑十分清楚,事事有分寸,那些韩国人全部每次见面,都要赞美不已。
一开始还装做淑女,后来就熟了,穿大学时候的烂仔裤和球鞋,长发结成两条辫子披在肩头。那一群韩国人看见商店里也结着两条辫子的中国娃娃就一起回头看着她笑,BABY(娃娃),BABY地乱喊一通,然后买了送她。
他依然把她当淑女对待,出门邦她披大衣,看着她的笑容和煦如冬季暖阳。
那么儒雅的一个人,完全似大学里的教授,言语偏偏十分幽默,浑身都是经过炼历、平和的中年人气质。
心里觉得奇怪,高丽民族是喜欢吃辣白菜和生牛肉的一个民族,足球也踢得十分生猛,怎会有这等儒雅人物,想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在这个临国仍然根深蒂固吧。
完全不想得罪自己的中国男同胞,可是真是不一样的气质。
他们之间什么都没有发生。
只是觉得很愉快。
每次他送她的时候,她都匆匆忙忙在夜色中离去,知道他在背后凝望她的背影,完全是不一样的目光。但没有给他任何机会——现在想起来,不知道该庆幸还是怪自己多么傻。
后来他们就走了,走了才知道帐然若失。
站在机场的入口处摇摇手,心中不知道多么的依依不舍,没有想到他离开了她会这么失魂落魄,她自己都震惊,这种感觉,很久都没有了。
像12岁的那个夏天,暗恋的班上男生搬走,她赶去相送,却已人去楼空。
情绪十分的低落。大家只是聊得来,都不知道对方的感受,自己却这样帐然若失。
结果他走的第二天,传真机就不断地吐出纸来,Mr.Banana的信;打开电子信箱,也有信。
开始什么都不说,只说在中国的感受——都是很含蓄的民族呀。
后来就诉说思念,说从来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可爱的女生。
她不知道怎么回复,多么不喜欢活在客观现实的世界里。从这里飞韩国,并不比飞中国的广州更远一些。可是心理上却觉得千山万水。
同事中也有空中飞人的,可是到底不是长久。
也许不是爱,可是就是无端地想念他,就是舍不得他走,舍不得一个注意她、赞美她、关心她的人离开。
被温暖的感觉有多么好。
想起那个叫《廊桥遗梦》的故事,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她还在上大学,还在幻想轰轰烈烈的初恋,十分的不理解片中的感情,不过知道中年妇女看了都说好。
现在终于明白。
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不知道他的年纪,不知道他的家庭,不知道他名字的拼写,在短短的几天里,自然居然也会心生绮念。
可是,一切却是那么短暂,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男朋友也不能说不好,好处是辛辛苦苦地赚钱,想早一点把她娶进门;坏处是还进门就乱丢衣服鞋袜,东西自己永远找不到。
日子还那样过着,比流水还漫长。
有时候,在月光像水波一样漫过窗棂的时候,她会蓦然想起Mr.Banana,心情就一下子甜蜜,一下子黯然。
但是,她仍然要与男友结婚——也许,很多人都是走这样的路,爱的人和嫁的人注定不是一个。
范文网
当然谁到想找到相爱的人。
这个世界,谁都比较自私了,谁都希望得到的爱更多吧,谁都希望对方爱你的爱胜过爱他自己,他甚至可以爱上你不爱他。
有时候,出现一个你爱的人,貌似是为了告诉你另一个爱你的人的存在。
发现,爱情即使你想的再明白,它都很难按你的规划出牌,它走的就是你猜不到的路线,如果你能猜到,就不是感情世界的混沌了。
是啊,我们在爱中,总是找各种爱自己的机会,更利于自己的场景,可是,这又能怪的了谁,怪这个世界把自己照顾成了自私鬼吗?是啊,我对未来的期许,仍然是害怕,害怕被抛弃。所以,我在一开始就输了。我要的本来就不单纯,我要的是一个爱我的人,而不是我爱的人,我也自私,我怕受伤,我本着貌似真心的希望对方能找到他的真爱。
可是我,我突然明白,如果他爱上的那个女人,一定在开始是不爱他的,这就像我所有的故事里扮演的女主角一样,明明知道对方很喜欢自己,可是,就是爱不了他。
那么,我糊涂了,我要的是什么,要的是一个爱我的人,还是我爱的人。
村上春树: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爱,是需要勇气的,改变自己的勇气,不怕受伤的勇气。被爱也不是没有风险的,被爱也是一根双向绳子,看似你捆住了他,或许在不知不觉你被他给捆住了。更不爱的那个人,是否一定就是赢家呢??
我现在的问题,是我到底爱不爱他,他又爱不爱我??
爱情,减法和加法,都不容易!
哦逗尅,哦逗尅~ 还是自己疼爱自己吧,生活还要继续,能把握的永远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如果,不明白自己要什么,那就先从明白自己要什么开始。
《藏在饭盒里的鸵鸟披萨》是一篇很小很小的藏在《小作家选刊》里的文章, 故事的情节也十分的简单, 读完之后我感到自己仿佛又回到了高中的时代, 在忙碌的高中生活的间隙找来我所喜欢的《最小说》、《南风》、《新蕾》等青春文学杂志或者郭敬明、韩寒、七堇年等青春派作家的作品阅读的日子, 那段日子是那样的简单轻快, 像一阵阵微风拂面, 如丝丝细雨洒在我心头, 虽然轻浅, 却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于这样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读来有不同的理解。或许有的人会把它理解成一些特别的、高大上的含义, 而我, 却更倾向于一种简单化的解读, 我觉得这篇小说主要说的就是一段唯美的青春童话, 关于校园里那种纯纯的暗恋之情与年轻的美好。
这篇小说是由6个部分构成, 每个部分都描写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第一个部分描写的是广智的回忆以及心理活动, 广智在思考自己名字的由来, 当叶绿素知道他这种傻气的举动时, 开始对他进行了善意的嘲笑。“广智”如和尚, 如武侠小说中的得道高僧, 虽然傻里傻气但是听起来却很有气势。广智对叶绿素的名字产生了好奇, 写到了在课堂上围绕着叶绿素的名字发生的一系列趣事, 最后说到下课铃响了自己冲去饭堂, 为故事往主题靠拢埋下伏笔。第二个部分写的是与广智相对应的叶绿素的回忆和心理活动。叶绿素不满意自己那与实际不相符的名字, 也觉得广智那同样与弱智和傻气性格相反的名字实在是难听。接着写了叶绿素在食堂遇到饭卡里钱不够的广智, 用自己的饭卡为他刷了一份红烧肉, 可是广智却好像不领情一般急匆匆地走了, 让叶绿素好生郁闷。第三个部分写的是广智的心理活动。他在吃完叶绿素给他打的红烧肉之后想要过来向她道谢, 却发现她在看校乐队的萨克斯手, 觉得很郁闷, 茶不思饭不想, 认为自己喜欢上了叶绿素。第四部分又转到了对叶绿素的心理活动描写。叶绿素一直喜欢着何宇翔, 总是为他准备着必胜客的披萨装进饭盒, 她认为何宇翔总有一天会通过名字和班级找到她然后就能够成就一段完美的校园童话, 可是等来的却是广智。广智总是在很多时候与叶绿素不经意地相遇, 也逐渐地引起了叶绿素的注意。第五部分写了广智的心理活动和事情的进展。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饭盒会在何宇翔那里, 也不明白为什么叶绿素的饭盒会在自己这里。广智和叶绿素的关系逐渐有了进展。最后一个部分则是让人十分意外而且惊喜的掌勺大哥的心理描写。掌勺大哥看到了东北口音的喜欢吃红烧肉的广智, 也遇见了短发的样子凶凶但是笑容很灿烂的叶绿素。他看似无意又好像有点故意地将叶绿素和广智饭盒上的名字贴错, 造成了这样一个美丽的意外, 也成为一段朦胧青涩的暗恋的开始。
要理解文章的主题首先要从标题入手, 《藏在饭盒里的鸵鸟披萨》是一个让人一开始读读不太懂的题目, 它是一个具象的名词, 同时也是一个文章的意象, 贯穿着整篇文章的故事发展, 是故事发展的一个线索。为何不用“放在”而用“藏在”, 说明是饭盒的主人偷偷地放进去的, 不想被别人知道, 这里可以体现出一种青春期的羞涩而朦胧的爱意与表达方式。正是由于饭盒里的披萨主人切换的阴差阳错, 才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和一段看似更加幸福美好的爱情的开始。女主人公叶绿素将披萨放在饭盒中, 期望自己心目中的偶像、男神何宇翔能够发现并且因为这个和自己开展一段美好的恋情, 可以却被粗心的食堂掌勺大哥将自己和同学广智的名字在饭盒上贴错, 导致广智拿到了写着叶绿素名字的自己的饭盒, 而何宇翔却拿到了写着广智名字的装着披萨的饭盒。在广智饭盒还给叶绿素之后, 两人也越走越近, 给彼此的关系留下了更多遐想的空间和发展的可能。为什么要在披萨前加上“鸵鸟”两个字呢?我觉得这和鸵鸟这种动物的特性有很大关系。鸵鸟是一种总把头埋到土里的动物, 这和胆小害羞的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十分符合, 女主人公虽然一直仰慕着何宇翔, 却从来不敢和他开口说话, 只是期望自己为他做的这些事情有一天能够被他发现, 就像一只默默等待爱情到来的鸵鸟。这让我想到了周杰伦的一句歌词“那些想对你说的不敢说出的爱, 会不会有人能替我明白。”
校园的爱情总是最单纯、最青涩、最美好而又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无论是叶绿素对男神何宇翔那种偶像式的、梦中情人式的纯纯的暗恋, 亦或是看似粗犷实而细腻的广智对于短发少女叶绿素茶不思饭不想的朦朦胧胧的好感和喜欢, 还是叶绿素对“冤家对头”广智由最初的看不惯、不爽到逐渐的了解熟悉或是到更进一步的好感甚至在一起, 都是甜蜜而幸福的经历。关于爱情, 一万个人的笔下有一万种写法, 可我认为, 最纯粹的, 才是最绚丽的。正如这篇文章的主题所展示的那样 :一个不经意的美丽错误造就的一段美好的青春恋情, 两段朦胧而青涩的暗恋经过, 三种不同的人生感悟。
二、在你眼中的我会如何——论人物塑造
这篇小说中出现了四个人物, 男主人公广智、女主人公叶绿素、何宇翔、掌勺大哥。其中花了很多的篇幅来介绍文章的男女主人公, 而且都是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彼此的形象, 这是本文一个很有亮点的地方。作者并没有直接从广智、叶绿素、何宇翔或者掌勺大哥口中得知他们自己的形象, 而是将他人对人物的印象形容和他们自己的本人叙述进行了一个对比, 达到一种多样性、客观性的表达和喜剧性的效果。
文章的一开头就写广智在思考自己是谁、从哪里来等深刻的哲学问题, 他认为自己的名字虽然终究只是个名字, 但是却听起来很有气场, 像是武侠书里的得道高僧一样。而在叶绿素的眼中, 广智却是一个与其名字不相符的男生, 既没有智慧也不广博, 反而会问一些弱智的问题, 而这些看起来深刻的问题在叶绿素眼中毫无意义。这样的冲突性印象很容易地就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容易让人思考广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男生。在食堂打饭时候卡里没有足够的钱, 让人不免觉得广智有些粗心。总是喜欢吃红烧肉说明广智不仅是个十足的吃货更是一个典型的肉食主义动物。他在叶绿素为他刷了卡之后匆匆离开, 让我们有些不解又觉得他有些没有教养, 但随即他自己解释说是因为害怕叶绿素反悔, 就让人觉得他很单纯可爱。他走过来向叶绿素道谢说明他其实是个憨厚而有礼貌的孩子。他每天去还叶绿素的饭盒, 一说明他很有责任心, 二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对叶绿素的好感。他发现自己有点喜欢叶绿素, 开始和她慢慢接近可是却不坦白, 体现了他的不坦率、害羞与青涩。广智就是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高中男生的缩影, 纯情、粗犷、不拘小节可是却又很细腻温暖, 是每个女生青春里必不可少的那个总和你斗嘴却总给你快乐和开心的那个人。
下面谈谈女主人公叶绿素。在最后掌勺大哥对她的描绘中可以看到, 叶绿素是一个短头发的、样子凶凶的、笑容很灿烂的女生, 第一眼就给人青春活泼的感觉。叶绿素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她自认为自己和自己的名字不搭, 觉得自己不是光合作用的叶绿素而是二氧化碳, 这种可爱的叙述让人觉得她很好玩。广智也对她的名字感到很不理解, 只是觉得十分有趣和奇怪。在食堂里, 叶绿素为广智刷卡买了红烧肉, 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性格豪爽的女生。然而, 叶绿素同所有青春期的小女生一样, 有着自己的少女情愫, 有着自己心仪和喜欢的男生。她暗恋乐队的何宇翔, 可是又害羞不敢和他说话不敢和他表白, 只是偷偷地将自己的心意藏在鸵鸟披萨里, 希望有一天他能明白, 说明她是一个细腻而害羞的人。然而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生, 虽然有着自己的偶像, 却最终还是败在了广智的手里, 逐渐注意到了他的体贴和有趣。
何宇翔是文章中出现的不多可是也很重要的人物, 他是每个青春期女生的梦想, 他是王子, 是偶像, 是遥不可及的光, 是每个藏在饭盒中的鸵鸟披萨想要去拥抱的耀眼光芒。我们并不都能和这样的人在一起, 但是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青春的梦想来为自己点燃一个未来的希望之光。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一种对男神的追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平凡却安稳的幸福。
掌勺大哥是在文章最后一个部分主要的叙述者, 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 可以说, 是因为他的阴差阳错, 才使得故事情节有了发展, 他是一个牵引者, 也是一个接线人。他将饭盒的名字贴错, 才会让广智和叶绿素越靠越近。他是一个青春的逝去者, 正抓住青春的尾巴去缅怀美好的恋情。他看着年轻人热血沸腾, 一边感觉到青春已逝, 一边又告诉自己要抓住青春的尾巴, 去享受好现在的生活,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要有年轻的心态, 同时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
这四个各有特点的人物, 共同组成了整篇文章, 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是文章的一大亮点, 同时也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反思自己, 让我们思考那些正在进行或者正在逝去的美好年华。
摘要:本文通过对《藏在饭盒里的鸵鸟披萨》的主题意蕴和人物塑造进行的分析, 表现了对青春中青涩甜美的纯纯爱恋的渴求以及对已逝美好青春的追忆和向往, 透露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息与蓬勃朝气。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无论他是否爱过还是后来忘了,又或者是从未爱过,当你无法再成为他心中的那个人的时候,他的心便不会记得你。请不要在你不开心时去打搅他,他那儿决对不是你此刻的去处。
请不要与他讲你的琐事,他无暇更是没有兴趣了解你、你的生活,既使讲了,他也很快会忘记的。没负出爱,你注定挤不进他的生命。请不要在他面前流眼泪,他无法给予你照顾和关心,至多只是一点同情。只有爱你的人,才会去珍惜你,而不是旁观的同情和怜悯。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你的爱便是他的负担。请不要去算计自己的付出,不要希望有什么回报。你用心,他无心,爱着不爱自己的人,本身便是没有回报的。不要计较对与错,这样会快乐些。
请不要失去自信,因为爱一个人,并非他的优秀,而只是一种感觉,于是你爱他。同样,他不爱你,也并非是你不优秀,优秀不是爱的理由。还有那么多爱自己的人,淡淡的一笑,也是异常甜美的。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也一定要祝福他。有了爱,便不该有恨,因为曾经有爱。有爱的日子里是快乐的,有缘在一起也是快乐,有过快乐,有过爱,就不会再有恨。他失去的是一个爱他的人,而你失去的是一个不爱你的人,却得到了一个重新生活、重新去爱的机会。
请你深深呼吸,一生的路上,铺满了爱的花蕾,总有那么一朵属于你,花儿虽多,却没有重复的一朵,这是生生世世早已注定的。
当他不爱你的时候,就是你从他生活中消失的时候,第一时间离开他,骄傲的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同时,你也希望他能过得幸福,找到属于他的未来。轻轻拥抱一下回忆的温暖,轻轻的凝视凋谢的温柔。
无论结果怎样都会破坏了曾经的美感。干干净净的离开,也许若干年后某个午后,阳光下的他眯起双眼会记起某个美好的瞬间,会心一笑,种种怀念,值了。
爱不一定要永远。曾经拥有的也许会是你一生最美好的回忆。因为爱过所以不会成为敌人;因为伤过,所以不会成为朋友,只能是最熟人的陌生人。爱过知情重,醉过知酒浓。关于爱的记忆,应该好好收藏,只是今后的幸福,要各自去寻找。
爱是一种感觉,不爱也是一种感觉,而往往难以抉择的是心中的感觉到底是爱还是不爱。原来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我们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真正铭刻在心的。人生很多时候需要自觉的放弃,因为拥有的时候,你们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你们又正在获得。
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对不爱自己的人,最需要的是理解,放弃和祝福。过多的自作多情,是乞求对方的施舍。爱与被爱,都是让人幸福的事情。
那些爱我的人,我真心感谢他们,而他们并不需要我的感谢和回报。
那些爱我的人,认为没有人能多取代我,假如我伤心,难过,爱我的人也会为我高兴不起来。假如我高兴,他们也一定会比我还快乐!假如我消失了,他们也一定会为我着急,难过!因为他们觉得我就是唯一。当他们老了,走不动了,我必须扶着他们,像他们当初呵护我成长的脚步!因为爱我的人希望我永远存在,直到他们走后,惦记的人也一定是我。
而那些我爱的人,我认为缺一不可,否则我会很伤心。可能他们已经知道了吧一一我爱着他们!所以他们也会一直很小心地保护着自已,不让自己受伤。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受伤我也会难过。即使受伤了,也不会告诉我。
我爱的人胜过我爱自己,如同爱我的人一样,爱我超过于爱他们自己。
所以,那些爱我的人努力爱着我,那些我爱的人我对他们的爱也会与日俱增!
总之,我希望爱我的健康,快乐,幸福!如同她们希望我幸福一样!
地点: 北京单向街书店
人物: 沈龙朱、杨早、王道
从来没见过一个年已八旬的嘉宾站着演讲当话筒交到沈从文长子龙朱先生手里,他利落地起身,拿出准备好的文稿,开口便说是被王道抓到这里来的,完全是沾了张家的光,“有点狼狈”,但也“认真准备”。
他展示了幼时拍摄的家族照片,照片中三个孩子,最大的是张允和与周有光之子,“晓平哥哥小时候最调皮捣蛋,以前是这样的。”他指着照片说。“现在是这样的。”他拿出一幅画像来,是一温和老人,倒也传神。这手好画工,受教于表哥黄永玉。
他把自己比作出土的文物,最大的作用仅是再现。何况是“五舅舅下令让来,不敢不来”。
五舅舅即张寰和,曾主事其父张冀牖创办的江苏乐益女中。开场一段视频,是他在苏州家中录制,拿着放大镜一字一字地念文稿。其时大病初愈,声音还有些虛弱。谈到现居美国的张充和:“我耳朵不好,连电话都没法打”;也谈到现居北京的周有光及诸多外甥:“欢迎常回家看看,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龙朱先生凝视着那块幕布,眼里有光。
讲座主角是王道,合肥籍记者,现居苏州,花了三年时间,梳理合肥张家的历史,出版了《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书中讲了张树声(与李鸿章齐名,官至直隶总督),其子张华奎,华奎的继子张冀牖后者便是张家十姐弟的父亲。张最大的贡献是办学。他创办了江苏乐益女中,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在学校里建了党支部,张本人则是无党派人士。
他的开放还体现在对四个女儿的婚事上。现在谈起张家四个女婿,各有名头:昆曲名家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文学大师沈从文、德裔汉学家傅汉思。但在当时,顾传玠是低贱的戏子;周有光连学费都是别人资助的;沈从文卖了一本书的版税,买了契诃夫的书,始敢登张家的门;至于傅汉思,这么说吧,张充和第一个作品就是王昭君的说明书。
难怪翻译了《合肥四姐妹》的北大教授杨早感慨:“张家四姐妹嫁的人全是非主流啊!”可正是这样在当时看来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把不同的人带入这个家庭,“这是保持活力很重要的条件。”
“我来是为了给我的父亲咨询,我怀疑他患有某种mental illness,或者personality disorder。”焦菲朵对我说。
“你怀疑你的父亲可能有精神病,或者人格障碍,所以你很伤心,是这样吗?”我问。
“不是这样,至少不完全是这样,是他令我太失望了,太伤心了。我非常痛苦,我真想马上回到美国去,不想再见到父亲了,但是我又很同情他,甚至可怜他,”焦菲朵说。
“你父亲因何让你失望伤心,他有哪些表现让你痛苦成这个样子?”
“他是世界上一流的小心眼,他简直不像个男人,他竟能将我大学时花他的每一分钱记在本子上翻出来给我看。你说,他这是让我开心还是让我不开心?我不清楚他为什么这样做,我真的不清楚!”
“也许他这是让你不要忘记他曾经对你的付出,也许仅仅是为了一段回忆而已。”
“他对我的付出,我都记在心上,我想没有必要记在纸上。你说他是为了一段回忆?不不不,这是你不了解他,他就是mental illnessl”
“精神病在临床诊断上有严格的标准,一个人在某件事上的表现不正常,或在某种特定条件下表现得不正常,不一定就给他扣上mental illness的帽子。”我这样说并不是想和焦菲朵争论他父亲有没有mentalillness,而是想“引出”她为什么说她父亲是mental illness,这里掩藏着什么样的怨恨或情结。
“在我看来,凡是精神世界不完美的人,都可以称为mental 1]]ness,因为是mental illness才造成精神世界的不完美,精神世界的不完美,也会造成mental illness。”焦菲朵说。
“那么你父亲精神世界怎么个不完美,你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一个人拿一张50元的纸币望来望去,望了近半个小时;看报纸的时候,他不是在读报纸上的内容,而是在挑文章上的错别字,不当的标点符号;还有,他整天在抱怨,没完没了地抱怨,说社会倒退了,人心坏了,现在的日子不如过去。还有更让人感到不可理解的:他洗菜的时候,会将菜叶子用手指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搓洗,我妈说他能将绿菜洗成黄菜。你说说,这还不算是mental illness吗?”焦菲朵说,她一边说一边叹气。
“也许你父亲就是这么一个性格,他是一个谨慎的人。你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美国是一个尊重人性的国家,美国人有尊重他人行为自由的传统,你为什么不能尊重你父亲呢?”
“因为他是我的父亲,如果他是其他人,那与我何干系?他是我的父亲,一个不符合父亲标准的父亲,他能不让我感到痛苦吗?”
“那么,在你看来,一个标准的父亲应该是什么样?”
“有胸怀,有气量,有责任,坚定,勇敢。这些东西都是我父亲所不具有的。我现在在寻思着如何改变我父亲,能让他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
我和焦菲朵的约谈进行了约一个小时,我终于明白了焦菲朵与父亲之间冲突的本质:焦菲朵的父亲的小气与焦菲朵对父亲小气的不宽容正是他们之间发生冲突的根源。接下来,我想亲自约见焦菲朵的父亲,看看这个小气的男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先将想约见焦菲朵父亲的想法告诉焦菲朵。焦菲朵说,她找我的目的就是想让我为她父亲提供直接的心理治疗,不过,她父亲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我要有足够的耐心应对她父亲的固执。
两天之后,焦菲朵来我的诊所说,她劝她父亲来见我,但她父亲说什么都不愿来我的诊所,不仅如此,她父亲还坚决否定自己有心理问题。面对父亲拒绝接受心理援助,焦菲朵显得一筹莫展。我告诉焦菲朵说,如果她父亲实在不愿来我的诊所接受心理帮助,我可以去她父亲家为她父亲提供心理帮助。焦菲朵认为我的这个建议非常棒,当天下午就约我去了她父亲家。
焦菲朵的父母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建造的老式公寓里,屋子里阴暗狭小,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我走进焦菲朵父母的家的时候,焦菲朵的父亲正在聚精会神地修剪阳台上一盆很大的山茶花。
“爸,王医生来了,你过来一下”焦菲朵向父亲喊了一声。
“哎呀,你看你都干了啥事吗,我根本没有病,我非常健康,你这不是折腾钱吗?”焦菲朵的父亲听见焦菲朵的叫声,立刻走了出来。他很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并给我倒了杯热茶。
“爸,你不是有新茶叶吗,你为什么要给王医生沏陈茶?”焦菲朵生气地对父亲说,并将父亲沏好的茶倒掉。
“明明是新茶,怎么会是陈茶呢?”焦菲朵的父亲辩解说。
“你这个人就是不知道认错,你怎么这么固执!爸,我的老爸!”焦菲朵气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唉,这个孩子不知道尊敬她爸爸,亏她还是个博士呢。”焦菲朵父亲转过身笑着对我说。我看到,他一边说,一边拔胡须。
“你咋不想想,你有没有做过让我尊敬你的事?你把十几年前在我身上花的一分一厘钱都记在本子上,我刚一回家你就开始念叨,这算是一个父亲做的事吗?还有,让你花自己的钱,你比谁都吝啬,但是你花我的钱的时候,就像国营企业的领导花钱一样,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你自己看看自己吧,你像不像个父亲的样子,你像不像个男人的样子!”焦菲朵说话的语气越来越重,她摆出了吵架的架势。
焦菲朵的父亲显然有些怕女儿,她一看女儿声音越来越大,摆出吵架的样子,便溜到阳台去了。我看到,焦菲朵的父亲在阳台上一边细心地修剪花木,一边在嘀咕着什么。我凑了上去。
“你养的茶花长得不错啊!”
“嗬,当然啦,这株茶花全苏州没有第二株,绝对第一!花了多大的工夫啊,哈哈,开玩笑啦!”焦菲朵的父亲得意地说。
“可是,这个阳台太烂了,太旧了,要是将盆花放在一个采光好的崭新的阳台,那不是更好。我想,你们应该换一套房子了。”
“换什么吗,根本用不着换,现在的房子质量简直一塌糊涂,住在里面说不定哪天就被砸死了。另外,现在的装饰材料都有毒,对人体不利,容易导致人的癌症。我看如今这个社会得癌症这么多,就是这个装修惹的祸,装修装修,简直是胡来,傻搞。还有,解放到现在都六十年了,六十年来一直没有打仗,肯定快要打仗了。大陆和台湾干起来,买了房子顶个屁用,不是全毁了。哎,我想得周到着呢,我又不是傻瓜!”焦菲朵的父亲说。
很明显,焦菲朵的父亲是一个多忧多虑的人,提到任何问题,他都表现出过度的担忧。我趁机问他,当年他将女儿上大学时花费的每一笔钱都记下来而且还反复给女儿看是何动机。焦菲朵的父亲一听我问这话,有点激动起来,他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清楚他供一个大学生花了多
少钱。我问焦菲朵的父亲,如果女儿将来对他不孝敬,他会不会让女儿还这笔钱。他提高嗓门说,他记账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女儿以后不孝敬他,如果女儿有一天对他不好,他会连本带利向女儿讨债。我又问他,他有没有将自己花女儿的钱记下来。他傻傻一笑,说那不用记,父亲花女儿的钱是应该的。
我不能说焦菲朵的父亲有精神病,但我可以断定他有重大的人格缺陷。临别的时候,我将希望帮助他的意愿告诉了他,没想到他对我的好意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应。他大声喊道,谁说他有心理毛病,他看自己比任何人都要健康,他的所有做法都是非常正确的,都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他是一个认真的人,从不做任何傻事。
一个人将一片菠菜叶子洗了上百遍,花了三个小时,这难道不是天下第一傻事吗?焦菲朵的父亲竟然一口拒绝承认自己有毛病,拒绝接受我的帮助。我与焦菲朵父亲的第一次约谈就这样结束了。我明白,帮助他的难度将会很大很大,因为我清楚,一个人越是强调自己没有心理问题,那么说明他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与焦菲朵的,父亲约见的第二天,焦菲朵又来找我了。她对我说,她父亲为了我昨天说的一句话整夜不能入睡。我问焦菲朵我的哪一句话让她父亲不能入眠。焦菲朵说,就是我提及的她父亲要不要将花她的钱记下来这件事。我问焦菲朵,她父亲为何为了这一句话而失眠呢。焦菲朵说,她父亲是一个非常非常爱发愁的人,我这么一提,她父亲便担心她有一天会和他算账,她父亲甚至怀疑她也有一本“生活日记”,将他用她的钱一笔笔都清楚无误地记下来,将来和他算总账。
焦菲朵父亲的担心让人哭笑不得,也许他是我见过的气量最小的男人。为了便于理解焦菲朵父亲这个人,我在这里需要对“大气的人”和“小气的人”作一番分析、思考。
在拉丁语中“气息”“呼吸”一词写作spirare,而“心灵”一词则写作spiritus,它们很显然是一个词根。希腊语中“气息”和“灵魂”都是用psyche来表达,可见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德语中“灵魂”一词写作inspiratin,而inspiration又当吸气,二者密不可分,它的字面意思就是吸气的意思。印度语中讲伟大的人崇高的人写作Mahatma,Mahatma又当“伟大的呼吸”讲。中国道家内丹理论的核心是关于精气神的学说,道家认为,形和神由“气”构成,“气”具有变化的属性,因变化而产生“精”。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气”是指人的精神,也指精神所具有的属性。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完整不完整,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标准去认识:一是精神世界的广阔性;二是精神的活力。广阔性是指它的容纳能力,丰富性,活力是指它的更新换代能力——呼吸不正是这样吧,吸进新鲜氧气,吐出二氧化碳。
理解了“气”,我们就不难理解“大气”的人与“小气”的人的区别了。所谓的“大气”就是精神空间大,包括的东西多,不斤斤计较,不顾小谨而大行,能吸纳不同的观念,能变通,不死板。而“小气”呢,则是指一个狭小的精神空间,不可包容万物,只可包容自己,甚至连自己也包容不了。“小气”之人是从洞穴里看世界,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有限的、被歪曲的世界,而不是一个广阔的丰富的世界。
那么,世上为什么会有像焦菲朵父亲这样小气的人呢?小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我的观点是小气源自僵化,源自自私。因为气息的特点是一呼一吸,呼则吐泄杂尘,将精神领域不好的东西抛弃,吸则接纳万物,将对精神成长有积极意义的要素拿来。这样,呼吸之交换形成精神世界的活力。从这层意义上讲,小气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梗阻症”。
焦菲朵回家之后,像我给她讲“气”的理论一样给她父亲上了一课。她原本以为这些关于“大气”和“小气”的解释可以引起她父亲治疗的兴趣,结果她的愿望在父亲的固执面前破灭了。
“他太willfulness,太willfulness,简直一点办法都没有。我告诉他,说小气是自私和思想僵化的结果,小气的人心里盛不下事才失眠。我希望他能配合你的治疗,但他还是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拒不接受治疗。”焦菲朵气得眼泪都掉下来。
“他都说了些什么,原话怎么说?”
“我爸爸话的语调很怪,像政客在为下级作报告一样。他说:‘哎,什么小气不小气,我一点也不小气,我为这个世界做出巨大的贡献,我对得起所有的人。’他还说,世界上比他更健康的人不多,他的心理十分健康。哎呀,这不是笑话吧,他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在报纸上找一大堆错别字,另外我看不到他还有什么贡献!”
“如果你父亲拒绝任何帮助,你打算怎么办?”
“我不希望我的父亲是现在这个样子,我希望他能改变。你能不能再去一次我的家,再劝劝他?”焦菲朵眼泪哗啦啦往下流,看得出来,她改变父亲性格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我也不希望你父亲是这样的性格,但如果他不愿意改变自己,上帝也拿他没有办法,不过我可以再去找你父亲一次。”
“你吓吓他,你告诉他他的心理问题很严重,如果不治疗就会变成精神分裂症。”
“我知道怎么去做,我会尽力的。”
我又一次踏进焦菲朵的家门。当我再次看到焦菲朵的父亲时,他拎着手提包正要出门。
“老焦呀,我看你来了,我想和你好好聊聊。”我微笑着对焦菲朵的父亲说。
“王医生,不好意思,我刚好要去超市买菜,买鸡蛋,以后再找机会聊吧,对不起。”焦菲朵的父亲话音未落就匆匆出了家门。他的神情显得很不自然。
“他这是故意的,他一听你来,马上要出去。”焦菲朵说。
“这么晚了他去买菜?”我问。
“是呀,他每天这个时候去买菜,因为这个时候超市的菜、蛋、水果才打折,他最喜欢占便宜。他为了占便宜,有时坐二十多公里的公交车到水产批发市场去买一两条鱼。没办法,我和他生活了大半辈子,我都被他气出心脏病来了。什么叫小,人?我这老头子就是标准的小人。”我去焦菲朵家,焦菲朵的母亲一直况默不语,这次她终于开口了。
“他年轻时就是这个样子吗?”我问。
“是的,他年轻时作任何事都特别小心谨慎,而且犹豫不决。现在,他的这些毛病是更深了。唉,我已经习惯了,而朵朵她还不习惯呀。”焦菲朵的母亲说。
此时,我发现焦菲朵在一旁抽泣,她显得很伤心。望着焦菲朵痛苦的样子,我突然觉得,她和父亲是同一类人,她也是小气的人,因为她容不了她父亲的小气,她执意要改变父亲,要将父亲改变成她理想中的父亲。有了这样一个感觉之后,我打算先治疗焦菲朵的小气症。
不久,我将焦菲朵约到我的治疗室。
“你是不是觉得我父亲问题很严重,是无药可医了?”焦菲朵不知道我约她来的真正动机,她这样问我。
“你相信不相信,有些人的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不相信,没有人不可以被改变。”
“但是,事实上有些人确实不能被改变。你可以征服他们,甚至可以杀
死他们,但你没法改变他们。”
“哪里会有这样的人,我没有见过?”
“萨达姆、希特勒不正是这么一类人吗?心理学当中有这么一句话:当一个人走在错误的道路上,他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你看我父亲是不是这类人?”焦菲朵问。
“有点像,但不完全是。”
“那我可怎么办?难道我只能和这样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了?”
“改变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改变我的什么,我有什么好改变的?”焦菲朵惊讶地问我。
“改变你的小气,你也很小气。”
“我小气什么,你怎么会说我小气呢?”焦菲朵差点要从沙发上站起来。
“你的小气就在于你容纳不了你爸爸的小气。”
“我非常恨他的小气,我怎么会小气呢,我不明白你的观点?”
“He who fights with monsters should look to tt that he himself does not become a monsters,And when you gaze into the abyss,takecare that the abyss does not gaze into you!这是尼采的名言,你好好想一想这句话对你的启示。”我说。
“与怪兽搏斗的人要警惕自己不要变成怪兽。你凝视深渊时,也要担心不让深渊凝视。尼采的话是这个意思吗?”焦菲朵说。
“很对,正是这个意思。事实上,当你憎恨你父亲的小气时,你在憎恨中也变得小气了。你没法改变你父亲,但你有能力改变你自己。”我说。
“那这不是在纵容父亲的小气吗?”焦菲朵问。
“不,是对父亲的小气视而不见,是不让父亲小气影响你。谁会纵容别人呢?只有自己会纵容自己,别人只是在利用你的爱纵容性。”我说。
焦菲朵似乎还不能接受我对她的启示。我当然也不要求她马上理解我的话,我要她思考我的话。我们约定一周后再见,再来讨论我说的道理。
老画家恰好在家,得知青年画家尚是无名小卒,立刻不耐烦地说自己有要事出门。青年画家着急地打开画轴,再次请求:“请您看一下我的画作,只需要几分钟。”画轴刚刚打开,老画家仅仅瞥了一眼,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青年画家非常遗憾。
几年以后,经过不懈地努力,青年画家终于成为名家,他的作品在书画界获得了极高的赞誉。一次,青年画家举办画展,老画家闻讯前来参观。展厅中人来人往,大部分画作已被前来参观的人订购一空,仅剩一幅山水画。这幅画被安放在展厅的中央,据说许多人准备高价收藏,但青年画家坚持不卖,因此这幅画成了一个传奇。
老画家站在画作前仔细欣赏,画面很简单,高高的山顶上,一个人正在极目远眺,此时,山下也站着一个人,正急切地向山上张望。老画家很不解,相较于其他作品,这幅画的手法明显很稚嫩,为什么作者会视若珍宝呢?
这时候,青年画家来到老画家一侧,他轻声地问:“老师,您还记得这幅画吗?”老画家摇摇头,“我从未见过这幅画。”青年画家肯定地说:“您一定见过。”然后,他向老画家讲述了多年前的事情。老画家隐约记起了一些,显得非常尴尬。青年画家说:“当年,您就像站在山顶上的那个人,高高在上,看到山下的我一定觉得非常渺小。但您一定不知道,山下的我向上看时,山上的您也一样很小。”老画家仔细端详画面,果然如此,山顶上的人和山下的人大小一样。
相关文章
前言 当前,我国网约车行业发展迅猛,以其价格优惠、车源较多等优势,迅速在我国的每一座城市蔓延。但是在网约车迅速发展的同时,各方面的问题也是百出,其管理...
2025-08-02 20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萌芽和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开放经济大潮的强力推动。在这期间,迅速发...
2025-08-02 12
安全设施施工总结报告(精选8篇) 安全设施施工总结报告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单位简介 广饶华邦化学有限公司是2009年8月成立的高新技术股份合作...
2025-08-02 17
爱岗敬业心得体会一(精选11篇) 读书心得 让爱岗敬业成为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它贯穿于我们每一份平凡的工作中,让爱岗敬业最终成...
2025-08-02 15
一 绪 论 莫扎特作为古典主义时期西方音乐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大师,为我们后代留下了很多的音乐珍宝,他拥有超人的音乐天赋,3岁学琴,5岁作曲,8岁...
2025-08-02 17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