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培训动态文章正文

新疆南北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培训动态 2025年08月02日 21:15 4 sansa2025

一、选题背景及文献回顾

(一)选题背景

作为与8个国家接壤有着丰富矿产能源等资源的西北边陲地区,新疆的政治、经济地位不言而喻,其经济发展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其中也包括对新疆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多数的研究表明新疆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各地、州、市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从空间结构上来看南疆与北疆的经济差异很大,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差距大,且远远高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除此之外,南北疆地区都存在城乡差距大的问题。

新疆辖14个地、州、市,天山山脉将其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天山山脉以南为南疆地区,包括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五地州。天山山脉以北为北疆地区,北疆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心,包括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伊利直属县、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本文先是利用2006-2015年间新疆居民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制成新疆人均GDP变化趋势折线图和新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变化趋势折线图对近十年新疆经济发展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其次利用2015年14个地、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南北疆产业结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对南北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现状进行横向比较,并通过基尼系数对2015年南疆与北疆内部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简要分析,得出南北疆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北疆居民人均收入高于南疆居民,且南疆内部居民收入差距比北疆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大,南疆城乡绝对收入差距大于北疆的结论。

)文献回顾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对新疆南北疆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研究:[1]付金存(2011)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方面分别采用极差与标准差、极比与变异系数以及基尼系数的测算方法利用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新疆人均收入的差异变迁状况进行测量,得出新疆南北疆之间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南北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而南北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2]赵建新(1998)将新疆划分为三大区域单元系统:东疆,南疆,北疆。以农业及非农业人口的人均收入为基础指标,对不同单元系统收入的绝对、相对变化状况从时、空角度上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选取职工人均工资和人均纯收入指标,选取均值,标准差,离差系数,极端差距指数以及典型差距指数这五个指标来衡量区域差距状况。另外还采用了胡鞍钢等人(1995)使用的相对指标方法将新疆各县级区域分成低收入组,中下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上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五组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还利用人均GDP数据将产出与收入状况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结论:1986-1994年间,无论县级,地、州级,还是地、州级内部,非农、农业人口人均收入水平明显呈上升趋势,但增长仍存在差距。地州级人均收入差距无论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均小于县级单元系统人均收入差距。这其中政府调节起到了一定作用。北疆人均收入状况较为合理,南疆收入状况偏低。 [3]吐逊娜依(1994)分析了1992年和1993年的南北疆城市居民收入状况以及南北疆城市居民月人均消费水平和消费耐用品百户拥有量情况并与全区总水平进行比较;得出南北疆城市居民收入增加,南北疆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北疆消费性支出高于南疆且北疆生活水平高于南疆的结论。[4]路云明(2010)在时间序列上对1978-2008年间的新疆居民收入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泰尔指数方面进行考量并与全国城乡居民的收入进行对比,其次又分别分析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最后从空间结构方面对新疆的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即分析了2008年新疆各地州市城镇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得出结论:北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南疆地区,南疆则低于全疆平均水平。北疆城镇居民各地区之间相比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小,南北疆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在岗职工收入方面,除了天山北坡地区收入较高外,南北疆地区没有明显差距,但北疆西部地区却是全疆的低谷。

本文在以往的各学者对新疆区域性居民收入差距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类似的方法及近几年的新数据对新疆南北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和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2006-2015年间新疆经济发展趋势

    (一)新疆人均GDP变化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2006-2015十年间新疆人均GDP总体呈增长趋势,由2006年的15000元增长到2015年的40036元,增长了25036元,2009年至2014年间,新疆人均GDP增速高而稳定,到2014年时,人均GDP翻了两番。2010年国家出台了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将喀什确定为中国第六大经济特区、新疆资源税补偿标准由以量征收变为以价来征收、从衣食住行方面改善民生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的促进了新疆经济的高效发展。,2012年新疆人均GDP增速最高,为10.8%,2014年GDP超9264亿,增速达10%,居全国第。但2015年人均GDP有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07-2016》数据整理可得

图1  2006-2015年间新疆人均GDP变化趋势折线图

 

    (二)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07-2016》数据整理可得

图2  2006-2015年间新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变化趋势折线图

从图2可知2006-2015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呈增长趋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871元增长至24767元,增长的绝对额为15896元,增长了1.7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737元增长至8765元,增长的绝对额为6028元,增长了2.2倍。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明显高过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城镇居民收入2007年已经过万,但八年后(即2015年)农村居民收入距万元还差1235元,2015年的农村居民收入不及2006年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十年来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一直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一方面使得农村的耕地出现一定数量的荒废,留守儿童及孤寡老人增多,另一方面使得城市的生存环境紧张,空间拥挤。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学历低,竞争力低,只能从事收入不高且就业岗位有限的体力劳动,而就业岗位的竞争激烈也必然会导致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降低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将会加剧社会矛盾,不利于新疆长治久安的发展,所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势在必行。

    三、南北疆城乡居民收入比较

收入差距指以高低收入水平差别或占有收入比重的不同而表示的差距,是与收入均等相对应的概念,收入差距可以分为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本文利用2015年新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南北疆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和相对收入差距,利用 2006-2015年人均GDP计算南北疆基尼系数,并通过这三项指标对南北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量及分析。

    (一)南北疆城乡居民收入

1.南北疆生产总值

表1  2015年新疆南北疆生产总值

数据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6》数据整理可得

从表1可以看出2015年新疆14个地、州、市中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排前三位的由高至低依次为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和巴州,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由高至低分别为克拉玛依市、乌鲁木齐市和巴州,其中巴州为南疆地区。通过计算,在生产总值方面南北疆的平均排名相近,北疆平均排名为7.4,南疆为7.6,相差不大,但人均生产总值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北疆平均排名为5.8,南疆为10.6,说明南北疆人均生产总值上存在较大差距,即南北疆居民人均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2.南北疆产业结构

表2  2015年南北疆生产总值构成

数据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6》数据整理可得

从表2可以看出2015年新疆处于“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是主导产业。分地区看,北疆除了克拉玛依市、哈密地区、塔城地区外均为“三二一”产业结构,其中塔城地区为“一三二”产业结构,哈密地区和克拉玛依市为“二三一”产业结构,南疆地区仅巴州为“二三一”产业结构,和田地区为“三一二”产业结构,其他地区跟全疆产业结构相同。塔城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在所有地区中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最高,为36.1%,克拉玛依市则最低,为0.8%;第二产业占比最高的为克拉玛依市,高达65.2%,克拉玛依市俗称“石油城”,以石油开采加工业为主,和田地区为14.8%,占比最低;乌鲁木齐市的第三产业在全疆所有地区中产业结构比值最高,高达68.9%,巴州则为所有地区中最低的。

 

数据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6》数据整理可得

图3  2015年新疆南北疆产业结构比例条形图

图3是利用表2中的数据整理得到的,这里明显可以看出南北疆均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比重仅相差1%,主要差异体现在第一、二产业的比例上,南疆第一产业占比为23.36%,比北疆高5.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32.72%,比北疆低6.85个百分点。

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第三及第二产业产出弹性较高对经济增长贡献为正,第一产业比重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5]。合理的产业结构比例将促进经济增长,要缩小南北疆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可以通过优化南疆的产业结构,提高第二、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南疆经济增长速度。

3.南北疆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表3  2015年新疆南北疆城乡人口、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6》数据整理可得。

(1)新疆城乡居民收入

从表3可知城镇人口占全疆总人口的41%,农村人口占全疆总人口的59%,即农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18%,新疆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但全疆总收入的64.97%是由城镇居民创造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094.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775.32元,绝对差距为16318.84元,新疆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2)南北疆居民收入

从表3可知北疆人口数占全疆的48.8%,对新疆总收入的贡献率为61.2%,南疆人口数占全疆51.2%,总收入贡献率为38.8%。北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56.36元,南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473.42元,绝对收入差距为8182.94元,北疆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疆4191元,南疆则低于全疆3992元,也就是说南北疆居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南疆绝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北疆居民。

4.南北疆居民城乡收入差距    

表4  2015年新疆南北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数据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6》数据整理可得

(1)南北疆居民“城乡绝对收入差距”

从表4中可以看出,北疆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为4782.88元,南疆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为4284.4元,城乡的收入差距是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7%,城乡收入差距是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2.7%。北疆城乡居民收入基数较大,所以其城乡绝对收入差距是合理的,但南疆城乡居民收入基数较小,其城乡差距超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一半是不利于南疆经济高质高效发展的,说明南疆城乡经济发展及其不均衡,城市高速发展,而农村经济却停滞不前。政府应当给予高度重视,采取适应当地的政策,并做好让政策真正惠及到农村地区的落实工作,缩小南疆的城乡经济差异及收入差距。

(2)南北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南北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表4中,北疆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南疆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差距为15423.26元,北疆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南疆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差距为14924.78元,北疆城镇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均超过南疆居民,而且北疆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大约为南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两倍。相对收入差距方面北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南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4倍,北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南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4倍。总的来说,不论是横向对比还是纵向对比,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北疆居民的人均收入都高过南疆居民人均收入,且差距很大。

    (二)利用基尼系数分析南北疆居民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Gini)于1912年提出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是范围在0-1之间的比例数值,是国际上通用的反应居民收入差距程度的指标。如图4,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该值即基尼系数。

 

图4  基尼系数示意图

基尼系数为0时,表明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每个居民之间的收入相同;基尼系数系数为1,表明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是最合适的区间范围。0.4是国际公认的衡量收入差距的“警戒线”,基尼系数若是高于0.4,便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而造成社会动荡甚而危及政府;若是0.2以下,表示居民收入差距极小,收入分配“高度平均”,却不利于刺激经济增长,所以说适度的收入差距是有意义的。

发表评论

培训网 备案号:渝ICP备20250604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