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培训机构文章正文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培训机构 2025年08月02日 21:17 7 sansa2025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区域活动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设定活动目标、活动规则,自由的进行探究、制作、摆弄、阅读、游戏等活动,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充分尊重了幼儿的主体性,能够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我国幼儿园将区域活动也称为“区角活动”,主要的区角有娃娃家、建构区、益智区、图书区、美工区。

)师幼互动

师幼互动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以具体的行为贯穿于教师与幼儿相接触的各个环节,是幼儿园中一种重要的人际互动形式,也是实现教师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现状

笔者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对自然状况下6个小班共116名幼儿12名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主体、区域、内容、性质个维度进行了非参与式观察,并做了深入分析。全面地总结了西安市某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

(一) 从师幼互动主体分析现状

(1)、区域活动的师幼互动中教师发起的互动较多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与幼儿都具有自由发起互动的权利,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发起互动的比例并不协调,教师发起的互动多于幼儿发起的互动,教师占据着主导者的地位。

表1:教师与幼儿发起互动的次数观察统计表

由表1可以看出,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发起的互动次数明显多于幼儿发起的互动,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而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处于被动的互动状态。

(二) 从师幼互动内容分析现状

(1)、小班区域活动中教师发起的互动以维持纪律、强调规则为主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占据着互动的主导地位,因此笔者对区域活动中教师发起的互动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合刘晶波老师设定的教师作为施动者的师幼互动行为主题,将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指导活动、维持纪律、表达情感、参与活动、询问、评价、共同游戏。其中教师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对幼儿发起的互动主要指向维持纪律、约束幼儿的行为、强调活动的规则。比如让幼儿保持安静,不要讲话,不要到处走动,按顺序拿书等。

表2:教师开启的互动行为事件主题的频次分布表

由表2可以看出,小班区域活动教师发起的互动内容中,维持纪律的次数最多,指导活动和评价的次数相近且居中,表达情感和询问的次数较少,参与活动和幼儿一起游戏的次数最少。由此得出结论:小班区域活动中教师发起的互动以维持纪律、强调规则为主,表现出明显的重规则、重纪律、轻情感交流的问题。

(2、教师对幼儿的反馈以中性回应为主,积极回应较少

对师幼互动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幼儿发起的互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告状、寻求帮助与指导、请求、表述情况、共同游戏。教师对幼儿发起的不同性质的互动会采取不同的反馈。笔者将教师的反馈行为分为积极回应、消极回应、不回应和中性回应,进行了以下统计。

表3:教师对幼儿发起的互动的反馈行为观察统计表

从表3可以看出,幼儿发起的互动中,教师采取的中性反馈较多,在幼儿发起的共同游戏的互动中中性回应占60.2%,其次是不回应的反馈,积极和消极的反馈较少,但是在师幼互动中积极回应更能促进幼儿水平的提高,建构幼儿的知识经验,由此可见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发表评论

培训网 备案号:渝ICP备202506045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