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记笔记 看星火优秀学员是怎么记笔记的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系统、精要的笔记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然而每次临近考试翻开辛勤耕耘的笔记本看着厚厚的笔记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记的什么,复习什么的完全无从下手。密密麻麻,又毫无章法,看了后面,又忘了前面,知识点凌乱分散,知识架构完全建立不起来,看完笔记后脑子里还是空空如也,一团乱麻.....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多时候,并非记录的内容太枯燥,而是还没找到正确记笔记的方法。今天无锡星火教育就交给大家用思维导图来记笔记。
思维导图被人们称为“大脑瑞士军刀”,它是一种简单却又极其有效的思维工具,可以在记录的过程中,边记忆,边学习、边思考。大部分人的思维都是线性的,想一个事儿都是从A到B,再到C,再到D。如果你想到D了,再回去想那个
A
就有点费劲了。而思维导图,正是让你在A与D之间建立联系的工具。当你复习的时候,甚至可以一眼看到A、B、C、D的全部内容。使用思维导图,不仅能锻炼同学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还能帮同学们们养成优秀的学习技巧和学习能力。
记忆的一个基本法则就是:"少爱多弃"。因此思维导图讲究依需择精而记,既有对少而精信息的记忆,又有对更多信息的遗忘。在记忆之前加大对收到信息的思维力度,进行预先筛选提炼。把接收到的无关紧要的大多信息反弹出去,只把必须记忆的、最本质的、最有实用价值的少而精的信息留宿在存贮着能够建立起联系的信息们的"房间"里。
按照规律重组信息,依据事物的某些内在联系或某些外部特征,把杂乱无序的事物重新组合成不同层次的类别。从而使需记信息更加趋于系统化、条例化、概括化,便于记忆。一门学科,每学习完一节、一章、一学期、一学年,都要加大思维力度,整理出有思路与格局的简明整洁、系统集中且便于记忆的思路图。心理学家发现人往往可以一下子记住大约七种分散的"点滴"信息的事实,我们画思维导图的时候,主干不超过7个可以方便我们理清思路,方便记忆,同时也防止主干过多,显得太繁杂。
在这个暑假,无锡星火教育的老师一直在强化训练同学们独立制作思维导图的能力,为的是让孩子们在预习阶段,对接下来一学年知识架构了如指掌,能分清主次,并且能进行前后知识点的串联,综合运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懂得串联知识点,搭建知识框架,才是学生受用一生的能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